在這次的尋根之旅中,他身在印度卻始終有極濃的疏離感,總覺得自己是個異鄉人,是個過客;不過,他還是試圖以客觀的眼光去審視印度,然而,眼見的一切景象仍令他震驚、厭惡、絕望、憤怒:人、垃圾、牲畜、食物、貧民窟等全混雜在一起。這種種對他均是極強烈的衝擊。 總之,他對自己的原鄉——印度——是吝嗇不寬厚的,即使遇有值得讚美的事物,他也要先嘲諷、挖苦一番。如看到相貌順眼的男子,在王瑞香的導讀中既見生動描述:「髒亂、腐朽、視人命如草芥的印度,竟也能產生出那麼多相貌堂堂、溫文儒雅的人物。」…… 奈波爾對印度之所以如此高高在上而不近人情,正如王瑞香所言,似乎是根基於「他在心態上是個典型的『殖民地子民知識分子』,對自己所出身的殖民地、自己淵源所在的第三世界缺乏愛心與信心所致。」 這次的印度尋根之旅,對他而言是個開始,之後,他又多次在印度召喚下回到了他的故土家園……作者簡介V. S. 奈波爾SIR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堪稱是當今英語世界重量級作家,《紐約時報》書評稱譽他是「世界作家、語言大師、眼光獨到的小說奇才。 一九三二年,奈波爾出生在千里達島上的一個印度家庭。一九五○年,他獲得獎學金,進入牛津的大學院(UNIVERSITY COLLEGE)攻讀英國文學。一九五三年取得學位後,他遷居倫敦,任職英國國家廣播公司(BBC)開始寫作。一九五七年以《神祕按摩師》(THE MYSTIC MASSEUR,一九五七年)展開寫作生涯。此後,奈波爾致力於寫作,生平未嘗從事過別的行業。 奈波爾的作品以小說與旅行文學為主,兩者皆獲得高度評價,得過無數獎項,包括英國最富聲望的布克文學獎、毛姆小說獎、萊斯紀念獎、霍桑登獎。他在一九九○年被英國女王封為勳爵士。 一九九三年,奈波爾榮獲第一屆「大衛.柯衡英國文學獎」(DAVID COHEN BRITISH LITERATURE AWARD);這個文學獎的設立,旨在表揚「尚在人世的英國作家的一生成就」。多年來,奈波爾幾度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身而過,終於在二○○一年摘下這頂代表文學界最高榮譽的的桂冠。 V. S.奈波爾作品包括:《神秘按摩師》(THE MYSTIC MASSEUR,一九五七年)、《艾薇拉的投票權》(THE SUFFRAGE OF ELVIRA,一九五八年)、《米蓋爾街》(MIGUEL STREET,一九五九年),《畢斯華士先生的屋子》(A HOUSE FOR MR. BISWAS,一九六一年)、《史東先生和他的騎士夥伴們》(MR.。一九六七年,奈波爾出版短篇小說集《島上的旗幟》(A FLAG ON THE ISLAND);一九六九年,歷史小說《黃金國的淪亡》(THE LOSS OF EI DORADO)問世。隨後奈波爾推出一系列長篇小說:《身在自由邦》(IN A FREE STATE,一九七一年)、《游擊隊》(GUERRILLAS,一九七五年)、《大河灣》(A BEND IN THE RIVER,一九七九年)、《抵達之謎》(THE ENIGMA OF ARRIVAL,一九八七年)和《世界之道》(A WAY IN THE WORLD,一九九四年)。最膾炙人口的旅行文學作品:印度三部曲之《幽黯國度》、《印度:受傷的文明》、《印度:百萬叛變的今天》,以及《在信徒的國度》(以上四部均由馬可孛羅出版)。 相關著作 《印度:受傷的文明》 譯者簡介李永平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,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、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。曾任中山大學外文系、外文研究所副教授、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。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教授。同時也是知名小說家。著作有:《吉陵春秋》、《海東青》、《朱鴒漫遊仙境》、《大河盡頭》等書。翻譯作品:《走過興都庫什山》、《大河灣》、《曠野的聲音》、《紙牌的祕密》等。
留言列表